成為毒藥的父母、成為良藥的父母
帶給孩子不幸的家長稱為「有毒父母(毒親)」。
有毒父母不只是指放棄育兒的家長,還包括支配孩子、強迫孩子接受自己價值觀的家長。
有毒父母養育長大的孩子無法靠自己的想法做出決定,只會下意識地選擇父母滿意的行動。長大成年後,也只會根據父母建立的價值觀判斷好壞,無法做到精神上的自立,這樣的案例被看作是有問題。
另外,也有孩子沒能擺脫父母的精神支配,長大後陸續成為有毒父母的惡性循環案例。自己在壓抑且獨裁的父母身邊長大,因此無法忍受自己的小孩是言行舉止自由奔放的孩子,最後就變成過度干涉的父母。各位看了之後有什麼想法?
有毒父母的其中一個特徵,認為自己不是有毒父母。
也就是說這樣的父母往往沒有自覺,甚至還會認為他們教養孩子的方式很正確。
他們以為自己動手替孩子做好做完、開口斥責孩子、避免孩子失敗,就是身為父母的職責所在。
他們對於孩子們的戀愛也經常指手畫腳。他們的主張:「孩子的事情我最懂。我為了孩子的幸福可是這麼的努力啊!」
如此造成的結果卻是孩子無法自立,有些反而對父母更加的依賴,相反地也有出現對父母強烈的反彈。
你是否也變成這種「有毒父母」了?
假如你沒有自覺,讀完本篇文章卻讓你自省:「我該不會也是……」的話,出版本書也就值得了。
教導孩子首先要有自覺,然後才去學習能教出孩子獨立自主的方法,重新審視每天的育兒辦法,這就是自我解讀的最快捷徑。
但是,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往往容易陷入主觀意識。在育兒的領域裡,身為主體者的父母很難客觀審視自己的育兒方式。
正因為如此,可能不自覺就做出與「以愛之名給孩子幸福」完全相反的行為,還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幟,沒注意到自己這樣做等於剝奪了孩子親自去體驗的機會。
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專屬品。家長只是協助他們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在未來能夠活下去,直到某個時間點就要放手。我認為在精神上排斥孩子的離家獨立,一直以家長的價值觀支配孩子的父母,就是有毒父母。
毒是能夠解除的。電玩遊戲《勇者鬥惡龍》中就有一種稱為「基亞里」,具有解毒效果的魔法。這種治療咒是低階玩家就能學會的簡單魔法,而且 MP 消耗少。
現在請再次重新審視自己的育兒方式吧!
你本人是否會太重視並按照父母所說的話去生活,從小就是聽著「照我說的去做」、「那種小事不值得哭」、「別穿那麼紅的洋裝,穿那件藍色襯衫」……諸如此類的教導,壓抑自己的喜好與情緒的人?
首先要有自覺,重新審視,動手去改變,然後切斷有毒父母的連鎖效應,用治療咒先消除身上的毒。
你喜歡孩子失敗嗎?
近來捨不得看孩子經歷失敗的父母似乎越來越多了。
父母怕孩子有忘記帶東西的失敗經驗,總是先對孩子耳提面命:「手帕帶了嗎?」、「你把功課放在這邊會忘記帶喔!要放進書包裡才行!」、「你忘記帶筷子了!」諸如此類,避免他們犯錯。
「這有什麼不對?」
父母如果這麼想,便是可能無法忍受自已看到孩子忘記帶東西,或是覺得孩子會很可憐的家長。
我在前面說過,比起同情孩子眼前的處境,懂得優先考量孩子未來是否堪慮的父母最終才能引導孩子學會獨立。我希望大家可以把接下來說明的內容記在心裡。為什麼事先避免孩子犯錯並不好呢?
因為不曾經歷些微失敗的孩子,反過來說,即是缺乏自失敗中重新振作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很少有從失敗中學習成長的經歷。
我見過這樣的孩子在校園等家長無法直接幫忙的地方犯了錯,就陷入極度的消沉。我也見過有孩子因為討厭的作文課報告分享不順而遭到挫折,隔天開始拒絕上學的案例。
協助育兒的諮詢者中,有家長提出:「我家孩子抗壓性很低,我很擔心不事先指揮一下的話,一旦他受到挫折會不會就不去上課了。」
我能體會因擔心孩子抗壓性低,所以總會事先替孩子做好安排,避免他們犯錯的為人父母心,但我針對過去的育兒案例抽絲剝繭地分析之後,發現有許多情況正是因為家長一直避免讓孩子犯錯,反而造成孩子抗壓性偏低的傾向更加惡化。
對於抗壓性低的孩子,家長若不斷剝奪他們經歷失敗的機會,這種傾向只會變得愈加嚴重,到最後,父母對孩子「會不會因失敗受挫就不去上學」的擔憂,便很有可能惡夢成真,發展成以下:
․因為在學校有失敗經驗就討厭去上學
․會獨立思考,必須聽從別人指揮才會行動
․不知道該如何從失敗中重新振作
․有失敗等於自己很沒用的偏激思想
․無法做到符合其年齡的獨立行為,沒辦法適應校園生活
我們都是歷經各種經驗才長大成人,那些肯定不全然是成功的經驗,也曾有過許多失敗,一路走來應該都是自己主動思考並採取行動,而非聽誰告訴自己「下次要這麼做」。
家庭教育的重點,是家長須愛惜孩子們的失敗經驗,甚至能夠說出「失敗是好事」!俗語也說「失敗乃成功之母」。
孩子上小學之後,媽媽不能時常陪在他們身邊給予指令或意見,幫助他們避免犯錯。孩子將在學校經歷各種體驗,難堪的事、痛苦的事、憤怒的事、傷心的事,並從中學習社會化,逐步成長。
當然,孩子第一次學習做一件事時,父母的指導很重要,但要注意不可剝奪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這是未來新時代教養孩子的重點。
不要事先奪走小孩體驗失敗的機會,才能培養出即便跌倒也能重新站起來的勇敢孩子,鍛鍊他們學習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