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介紹
- 線上試讀
- 商品規格
- 書籍目錄
★暢銷書《給習慣逃避的你》作者、資深心理諮商師李國翠全新力作!
寫給每一個因為被動而吃過虧的人,其實,你比自己相信的更有力量。
為什麼時常感到很被動?為什麼會陷入這種狀態?要如何走出被動模式,主動爭取喜歡的生活?
l 要求自己「應該」做很多事,不然人生就毀了
l 太重視別人的「為你好」,忘了自己也有需求
l 因為不確定如何做才好,對許多事都沒有主見
l 認為再努力都不會被看見,不如直接放棄機會
l 想和所有人好好相處,用偽裝的一面與人交往
l 投入感情就變了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懂為什麼
如果上述情況就是你的日常縮影,心理諮商師想對你說:你不用時刻保持完美,也不必活得這麼累!
從每一則有共鳴的故事裡,你會看見被動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原生家庭或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傷害,例如被否定、被控制、被忽略……而正視這些傷口,給予自己全新的正面體驗,就是療癒的開始。
雖然時間無法倒流,但我們已經長大,可以透過認清現實和理解情緒,來正視需求與自我關注,學會好好保護與照顧自己,與受傷的內在小孩和解,終結內耗狀態,找回人生的主動權,成為自己故事的主角。
唯有大膽地重新定義你的人生,才能真正地做自己。
◎ 在走出被動的路上,你可能需要的鼓勵……
l 小時候沒有得到的確定感,可以由你自己來創造,從肯定自己的感受開始。
l 不要活在「應該」的框架裡,沒有你「應該」做什麼,你「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你想」,「你
想」做什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l 沒有人的狀態會一直很好,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是狀態不好、不完美,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l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喜歡,就像一道菜,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
l 通向世界的路不在於如何改造別人使其符合自己的想法,而在於扔掉各種包袱,誠實地面對自己,面對自
己的內心,學會取悅自己。
假如你的生命也是一篇文章,你要盡可能傾聽你內心的感受,它可能會把你帶到意想不到的地方,完全突破你的規劃和預設,帶給你無限驚喜和意外。
第一章 敢做自己,走出被動的人生
為什麼你不敢有主見
有一次,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名二十五歲的研究生寫的一封信。信的大致意思是說媽媽對自己管教得太嚴,讀研究所時被要求每天晚上十一點之前必須回家;衣服都要由媽媽來購買;和朋友出去吃飯花費不能超過兩百元……他覺得自己已經二十五歲了,可是感覺好像還沒有成年。
觀眾們都建議他搬出去獨立生活,他卻說怕媽媽傷心。
最後節目主持人犀利直言:孩子被管教得太嚴,會導致情感需求被壓抑,時間長了,整個人可能就廢了,很難獨立生活。
*應該怎麼做,才是好的
我有個同事也是這個樣子,和她接觸久了你就會發現,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怎麼做才好」。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她都無法自己去做判斷。小到今天穿什麼衣服去上班、有事要不要跟主管請假,大到要不要考研究所、要不要選擇出國深造,甚至要不要和男友分手這種情感問題都無法自己下決定。
她總會不停地問別人:「這樣做可以嗎? 」、「我這麼做好嗎?」、「我該這麼做嗎?」
在她眼中,這個世界彷彿存在一套行為標準,可以精準地判斷這麼做是好的,那麼做是不好的;這麼做是對的,那麼做是錯的。為此,她到處尋找「模子」來指導自己。
於是,她總會輕易相信網路上看到的各種「知識」。例如職場一定是殘酷無情的,朋友之間也不能完全信任,女人過了三十五歲就不值錢了……。
她也努力配合這些「模子」,不停地改變自己:不敢相信任同事和朋友;過於追求外表的美麗;積極尋找對象,生怕自己三十多歲嫁不出去……。
但她依舊感到焦慮和迷茫:到底要把自己改變成什麼樣子才算完美?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才是最合乎標準的?
她還是沒有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模子」。甚至當她看到網路上的「知識」有爭議、周圍人的意見有分歧時,她會更加迷茫。
*被否定的孩子長大後缺少主見
像我同事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我們往深處探索,就會發現他們都缺乏一種常常被忽略的能力──確定感。他們好像對自己、他人和世界都沒有判斷力和確定感,不敢判斷和確定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常常被否定、被支配的孩子,長大後都會缺少一定的主見。
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我發現同事對很多事情所得出的結論永遠都是來自外界。她似乎並不能透過自己的感受和經驗得出一些屬於她自己的判斷和結論。
背後的原因就是:她的感受一直被「壓著」。
她的父母一直都非常嚴苛和「有主見」。比如上學的時候她一直想讀文科,她的文科成績比理科成績好太多,但她的父母極力否定:「學什麼文科,學文科進入社會會找不到工作。」並且進一步批評她不懂事,讓人操心,和父母頂嘴。
這些否定的言語經常出現在她小時候的生活裡:「你就不能聽話!」、「你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你就是不行!」
父母對她的不信任和掌控,導致她越來越不相信自己,也沒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慢慢地沒有了主見。
這種「把外界對你的影響和評價,內化成你的自我認知」的過程,就是「投射性認同」。
當父母一再投射給你的感覺是「你很差」、「你需要管」、「你無法獨立」、「你是個沒有主見的人」時,你的真實感受會一直被「壓著」,那麼久而久之,你就會開始認同父母的說法,從而喪失了自己的主見。
就像開頭的那位研究生一樣,覺得自己無法獨立,還沒成年,無法拒絕、脫離媽媽的管制,無法尊重自己內心想要獨立生活的需求,也看不到自己擁有爭取獨立的力量,需要透過寫信來尋找一個「正確的模式」,給自己勇氣和支持。
於是,這些長期被「壓著」的孩子,逐漸成為聽話但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的提線木偶。
這是很多父母想看到的,因為這樣似乎孩子就會更讓人放心,未來就會更好。
然而,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未來獨立生活時會遭遇巨大的風險。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判斷和主見,所以很容易被人「洗腦」,或是被人牽著鼻子走。
他們好像總是生活在一團不確定裡,總是在尋找父母說的那個正確的方式。
「我這樣是不好的,我只要變成那個好的樣子,一切就都沒有問題了。」
他們總是以為,只要找到那個標準答案,就可以安然地度過一生。這真是父母替孩子人為製造的烏托邦。
*「模子」是不存在的
實際上,「模子」是不存在的。這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一種標準的活法,或者一種「應該」的活法,人也沒有一個「應該」的樣子。你要怎麼做,怎樣去生活,取決於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這裡有一個關鍵點,就是信任自己的感受。
感受良好,說明你此刻正在經歷的事和打交道的人,有令你感覺舒服的,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你的情感需求。順著舒服的感受繼續下去,會越來越能感知到自己的情感需求。
感受不好,說明你此刻經歷的事和打交道的人,可能令你覺得不舒服或者傷害到了你。那麼你需要及時地分析自己的感受,將那些傷害你的東西識別出來。
如果一個人不相信自己的感受,就會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
很多具有受虐傾向的人就有這種思維模式。明明遭遇了一些感受很差、很糟糕的東西,他們的頭腦卻告訴自己,這是好的,這才是愛。於是讓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處在不舒服的狀態裡,並且告訴自己,愛就是這樣的。
他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心裡就有一個「模子」。父母在打壓他們的時候,常說的就是「我都是為你好」或「我是愛你的」。所以儘管他們很難受,卻無法辨別和相信自己的感覺,而是去相信外界的標準—為你好,才會這樣對待你。
還有一些事明明讓他們感受不錯,但是他們的頭腦卻反覆告訴自己:「不能這樣做,這樣做不好,這是誘惑。」
事實上,外界根本沒有什麼「模子」。
好不好、對不對,這些判斷在你自己心裡,不在到處搜集的知識、觀念、他人的說法等外界的東西裡。一個結論如果沒有經過你自己的檢驗,就不一定是對的,不一定是適合你的。
如果非要有一個「模子」,它也是在你的心裡,在你身體的感受裡。它不在別處,你才是這個「模子」的擁有者。
*尋找「模子」,也是在尋找好的依戀關係
真正好的父母,都善於給孩子確定感。
如果一個人在不停地尋找「模子」,也可以說是在尋找一個「好媽媽」。因為他認為找到一個「好媽媽」,自己就可以變成一個好的人。這也是一個自我認同的過程。
不好的依戀關係,會嚴重剝奪人的自我認同,讓人無法信任自己。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威尼科特把孩子跟父母的養育關係分為兩種:一種是父母以孩子為中心建構的關係,這樣成長的孩子能發展出真正的自我,他們相信自己的感受和判斷,威尼科特把這叫作「真自我」;另一種則是孩子圍繞父母的感受建構自我而形成的關係,這樣成長的孩子會以滿足父母的感受和需求為主,忽視或者犧牲自己的感受,無法建立真正的自我,這叫作「假自我」。
「假自我」很強的孩子,他們真正的感受得不到滿足,真實的自己得不到發展,總是在為滿足別人活著,或者要求自己必須符合某些條條框框。在用「假自我」建構自我的孩子中,最慘的莫過於那種用「否定」建構自我的孩子。在他們看來,無論怎麼做,父母都會否定他們。
這會讓孩子陷入巨大的自我衝突裡,被巨大的自我懷疑和不確定感裹挾,陷入自我否定的自我傷害和自我折磨的漩渦裡無法自拔。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毀壞一個人的人生。此時的「模子」,更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他們巨大的生命力都用來尋找這根救命稻草,這種精神的寄託。
在被現實的各種否定打擊、毫無立錐之地的處境裡,他們就是靠著這個幻想活下來的:「我一定會變成一個好孩子,只要我找到那個『模子』。 」
如果你正處於這種不確定的狀態裡,並且想要脫離,可以先給自己一點時間,細細體會自己的感受,嘗試去肯定、信任自己和這個世界,接納自己的判斷。
慢慢來,不要著急。
小時候沒有得到的確定感,可以由你自己來創造,從肯定自己的感受開始。
14.8 x 21
25 開
第一章 敢做自己,走出被動的人生
為什麼你不敢有主見
走出「應該」的框架,做真實的自己
主動承擔和勇於面對,走出被動的人生
正視現實,擊碎逃避心理
消除恐懼和焦慮,你的人生不必那麼累
第二章 做真正的自己,擺脫小心翼翼的困境
接受「狀態不好」,你不必時刻追求完美
如果你真的累了,就歇一歇
修復依戀關係,讓自己不再是「走鋼索」的人
認清自己,從理解你的情緒開始
第三章 掌握人生主動權,大膽拒絕他人的「遊戲」
別人的「為你好」,真的能讓你變好嗎
拒絕「三六九等」的遊戲,建構高品質人際關係
告訴對方,我沒興趣參與你的話題
和童年和解,才能與他人和解
第四章 回歸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總「喜歡」被「審視」
關注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別人的評價
我同樣也可以不喜歡你
目正視自己內心的需求,從正面溝通
敢愛敢恨,成為一個能夠表露情緒的人
承認真實的對方,關注並改變自我
第五章 走出「嬰兒模式」,你的人生更加從容
走出「嬰兒模式」,成為能夠愛自己的人
勇敢地看清他人的愛是有限的
真正的安全感,要靠自己掌控
如何排解「吃醋」這種情緒
關注並改變自己,建構融洽的親子關係
第六章 關係好了,一切都好了
得到理解和回應,壞情緒就會煙消雲散
好的依戀關係,能解決你靈魂的不安
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向世界打開自己
千萬別把善待自己當成自私
想和這個世界好好相處,先學會聆聽內心的聲音